村民正在千亩油茶基地做工(央广网发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央广网贵州11月25日消息(记者周娴 通讯员吴念 陈昆)初冬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大有镇异溪村的千亩油茶基地,到处是繁忙的劳作景象。百余名村民正抢抓有利天气,忙着挖沟、播种、盖土,在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

“我家有8亩地租给老板栽油茶,一亩地有80块钱,我们又经常来这做活路,一个月可以挣一两千块钱。” 正在盖土的村民杨胜碧,2020年将自家的山地流转给合作社开发运作,既得到了一定的山地租金,又在基地劳作取酬,缓解了家庭经济负担。

村民们在基地套种太子参(央广网发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大有镇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利用闲置山地打造千亩油茶产业基地,并探索推进“油茶+套种”的发展模式,通过反租倒包、以短养长,大力培育发展短效特色产业,实现管护双赢、一地多收,保障老百姓持续增收有渠道、稳定致富有门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村民在基地播撒太子参种子(央广网发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油茶产业周期长、收益慢,前期需要大量的管护和劳务投入,为了节约投资成本,该基地通过“反租倒包”的模式,利用油茶树幼小、行间空地多的条件,将油茶林地返租给大户种植太子参,每年不仅节省管护成本和肥料投入,还能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以前油茶基地冬季到春季的除草,每亩地需要四五个工300多元工钱,现在引进大户到基地来种植太子参,这一千多亩油茶可以节约管护成本30多万元。”大有镇异溪村种养殖合作社董事长周南锦说。

千亩油茶基地的油茶长势良好(央广网发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油茶套种太子参只是大有镇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该镇依托林地资源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等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林下中药材、辣椒、茶树菇等特色产业发展,以“油茶+套种”“反租倒包”“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模式,盘活林地资源,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产业向纵深发展。

编辑:任振国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