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贵州篇》绿水青山,后发赶超

2019-07-30 19:3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贵阳7月30日消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70年来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

  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直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带您一起走遍祖国大地,重温历史、对话未来。 

  第九期特别直播“绿水青山,后发赶超”,我们来到多彩贵州。

  第一部分: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过去,这里曾是中国的交通洼地,一条盘山路二十四道拐,诉说着当地人出行的艰难;过去,这里曾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一条悬崖绝壁上的天渠,讲述着当地人生活的酸楚。如今,这里的百姓拿出愚公移山的品格,他们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彻底打破了山地制约。如今,这里开凿出一条条跨越天堑的穿山隧道,搭建起一座座漫步云端的世界级桥梁,织就了一张大气磅礴的高速路网。昨天的贵州山川闭塞,而今天贵州的交通建设势如破竹,将天堑变成了通途!

 

 贵州大气磅礴的立体交通网(央广网发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说到贵州,过去有个说法,叫做“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不少人对贵州的认识最早来自中学地理课本,里面介绍:贵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正因为地理环境特殊,在很长一段时期,交通曾成为阻碍贵州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外省人印象中的贵州,就是人穷、路不好走。

  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修路难。1991年,贵阳到黄果树公路建成通车,这是贵州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一直到2012年,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才有2000公里,大大落后于周边省份。不过,这一年过后,贵州打响了高速公路三年建设大会战,交通建设一日千里。

  2015年的最后一天,值得让贵州人铭记。这一天,贵州省88个县、市、区的城区车辆都可以在20分钟内驶入高速公路,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全国第九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

  如今,贵州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000多公里,普通公路更是超过20万公里。在贵州,一个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彻底打通了层峦叠嶂的山地。克服种种艰苦条件,现在贵州的路桥技术也已经领先世界。在连接贵州和云南的一条交通要道上,已建成的“北盘江大桥”横跨江水,距离江面565米,世界第一高。

  正在施工中的平塘特大桥(央广网发 贵州台供图)

  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平塘特大桥”正在加紧建设,它被称为“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这座桥建成后,贵州将拥有又一座世界级桥梁。这座大桥是贵州平塘到罗甸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横跨槽渡河峡谷,桥梁全宽30.2米,桥梁全长2135米。已经建设了三年,计划今年年内建成。目前,桥塔已经顺利封顶,据介绍,大桥主塔高33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混凝土桥塔,建成后将成为贵州地标性建筑。平塘特大桥完全是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的桥梁,中国桥梁人在这里展示出“大国工匠”的智慧和力量,相继解决了实际施工中设计及施工碰撞等难题,克服沿线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质复杂、气候恶劣等重重困难。闻名中外的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就在离平塘特大桥30多公里的地方。

  平塘特大桥仅仅是贵州桥梁建设的一个缩影。贵州峡谷、河流众多,通行的主要方式就是架桥,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两万多座桥梁,几乎包括当今世界全部桥型,创造了几十个“世界第一”。高度世界排名前10的大桥,中国占了8座,其中有5座来自贵州,比如坝陵河大桥、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清水河大桥等。贵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桥梁博物馆”。可以说,桥梁建设让贵州突破了公路建设的瓶颈,圆了通江达海的千年梦想。

  不过,光是高速公路建设上的突破还不足以彻底解决贵州的交通难题。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贵州省正式进入高铁时代。贵阳到广州的铁路旅行时间大幅压缩到4个小时,联通了珠三角。随后,上海到昆明的沪昆高铁、重庆到贵阳的渝贵高铁相继通车,贵阳与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建立了高速网络。今年年内,成都到贵阳的成贵高铁有望建成,从毕节坐高铁最快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成都。贵阳到南宁的贵南高铁三年内也将建成,届时,贵州省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高铁交通枢纽中心。民航方面,目前贵州省投入使用机场11个,实现全省9个市州机场全覆盖,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机场分布密度最高的省份,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大概1.6倍。按照贵州省政府批准的机场布局规划,十年后,全省要形成88个县,县县有通用机场的布局,贵州民航将呈现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比翼齐飞的格局。

  在打通交通“主动脉”的同时,贵州也在下大力气疏通“毛细血管”,也就是解决农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贵州2017年就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此后,贵州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累计建成7.87万公里的通组硬化路,全省近4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都通了硬化路。

  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专业种植合作社基地。(央广网发 刘朝富 摄)

  “种洋芋第一年特别好,但是运不出去,威宁等着要洋芋,我们拉不出去。没有办法,路太差了。”在毕节市威宁县草海镇吕家河村,宽4.5米的水泥硬化路蜿蜒伸展,路两旁都是蔬菜大棚。2015年,村民李云慧承包了309亩土地,办起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但交通瓶颈制约了产业发展,结果连亏两年。李云慧:“用拖拉机都要拿人来推,损耗大了,从地里搬动车里,再搬出去,好洋芋都要弄坏了。”

  去年,村里通组硬化路建成了,她终于迎来转机。

  李云慧告诉记者:“路通了从这里到威宁40分钟就到了,以前要几个小时,有时候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二点都还不一定到威宁。现在我们有两个小货车轮流起跑,可以跑三趟、四趟,非常方便,相当于刚刚采出来就到威宁了,直接是看得见的新鲜。”

  威宁县草海镇党政办主任田沃告诉记者,通组硬化路不仅打通了各个村寨的毛细血管,更为当地连片发展产业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吕家河组组通只有10公里多一点点,还没有到11公里,这种成规模的种植就有超过10个合作社,带动的种植面积已经有5000亩。每一个贫困户来就业,单月增收不会低于2000块钱。”

  在六盘水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通组硬化路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卡河景区布依农家乐负责人蒋红英告诉记者:“组组通修通了,农家乐就带动起来了。周末的时候一天接待游客最多的时候两到三千人,带动了很多的就业。我们解决了32个固定工人,平均收入在2000以上,在家门口既能挣钱也能管到家,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村民何大成见证了通硬化路前后的变化:“最大一个变化,在原来没有组组通工程之前,一个寨上最多两个车,现在我们村70﹪有汽车,如果摩托车也加上要达到90﹪。”

  通组硬化路建设惠及沿线1166万农村人口,包括18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还带动了3000个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脱贫,是农民获得感最强、满意度最高的民生项目。

  第二部分:决胜脱贫看贵州

  这里是中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地方。斩断贫困,这里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决战,谱写了一篇开天辟地的搬迁史诗。贵州的贫困日久年深、根深蒂固,倔强的贵州人迎难而上,以破釜沉舟的意志尽锐出战,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拔除穷根。他们战天斗地,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贵州的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2年,贵州有贫困人口920多万,接近全国总贫困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几年,贵州33个县脱贫摘帽,768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4.3%。这样算下来,贵州平均每年至少有100多万人、每天至少有3000人实现脱贫。

  脱贫路上的贵州美丽乡村(央广网发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全国脱贫攻坚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按2015年贵州统计局的数据,贵州4个贫困人口中就会有1个人来自毕节。今年5月,记者在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蹲点采访了近20天,记录了村民脱贫致富的人和事。

  在海子村,记者与75岁的何兴文和61岁的周忠庆两位村民聊天,问他们过去贫困、现在脱贫的原因,他俩一致认为,跟山上有没有树、树多不多有关。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重视治理荒山荒坡;特别是五年前,国家实施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毕节加大植树造林种草力度,秃山变绿了,生态改善了。

  “我们海子村山坡上是光秃秃的,改革开放80年代以后我们重新造林,又退耕还林。”

  “把坡上所有光秃秃的地方都种树、种草,所有的坡耕地都全部退耕还林。”

  29岁的下派支书杨帆也告诉记者,因为生态环境改善,四年间,村里的海子湖水域面积扩展了十倍,储水能力也提高了十倍。“以前海子村有几口水井已经干涸了,生态恢复了后,我们水井又恢复了有水。在我们扩宽水源面积之后,充分解决了全村所有村民组的农业生产灌溉问题,效果很好。”

  跟着村民宋勇来到他家地里,沿途看到山上栽着猕猴桃、李子、樱桃等果树,绿意盎然。宋勇说,有了灌溉水以后,村民都不种经济效益差的玉米了,他家田里现在种的是大葱、豌豆等菜蔬。现在村里是“山上果园、山下菜园”,效益比种玉米翻了几倍,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11400元。杨帆介绍,一亩豌豆地村民收入在4000块钱左右,效益比传统的种植玉米高出几倍。

  4月19号晚上9点,村里开起了产业发展大会,记者也去旁听。

  “我们的豌豆马上要采摘了,采摘了涉及卖,我们今天讨论一下怎么卖?卖哪里?”

  十多名村干部参加会议,副支书罗贤吉先发言。“今年的销售渠道我建议我们自产自销,我们自己合作社去找销路。”罗贤吉建议不要像往年那样依靠外商统一收购,应该由村合作社去跑市场,这样收益会更高。但其他村干部觉得这样做风险过高。

  讨论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他们决定“两条腿走路”:既保留往年收购公司保底采购的方式,也尝试拿出一小部分豌豆自己去跑市场。

  日前,村合作社移栽800亩的大葱,新增了200多个务工岗位,合作社社员、第四村民小组村民魏梅正在给葱苗基地除草。她以前在福建、广东的电子厂打工,前不久返乡就业。她说,虽然现在在村合作社干活每个月要比在外地打工少挣1000多块钱,但她有更多时间陪伴九岁的儿子了。魏梅说:“这边就是说可以照顾小孩嘛,低一点也无所谓。”

  这几年来,毕节脱贫产业多了,就近务工机会也多了,大大缓解了留守儿童问题。海子村留守儿童已从最多时的17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1人。

  4月份,附近的“百里杜鹃”景区进入花季,游客来了不少。海子村的22家农家乐、7家农家客栈生意不错,记者见到了几位正在农家乐用餐的游客。

  “你们旅游团来了多少人啊?”

  “十五六个。现在的贵州农村变化太大了,真正成了新农村啊!”

  毕节地处贵州西北部、乌蒙山腹地,原先确实并不富裕。在毕节当地有句俗话叫做“纳威赫,去不得”,指的就是毕节的纳雍、威宁、赫章三个深度贫困县,这里是贵州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就是贵州扶贫攻坚村。198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3元,人均占有粮食107公斤,森林覆盖率不足5%,水土流失严重、地贫人穷生存困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对当地群众生活的贫困状态给予高度关注,也由此拉开了当地扶贫攻坚的序幕。在老支书文朝荣带领下,海雀村村民绿化荒山、努力脱贫,如今,昔日苦甲天下的极贫村变成林茂粮丰的全国脱贫攻坚典型。

  昔日海雀村(央广网发 海雀村供图)

  记者曾经多次到过海雀村。这次再进海雀村,记者发现通村路变成了沥青路,沿途多了现代化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苹果种植示范点、蛋鸡养殖场和旅游服务设施。放眼望去,青山白云下,满眼都是白墙青瓦的农房。村中最显眼的地方之一是海雀小学校的新建校舍,一排红墙青瓦的现代化建筑,漂亮、气派!

  和周围的四方村等地相比,海雀村地势高。现在,这里建了水库和山塘,供应周边8个村的用水,“喝水不用抬”,海雀人愁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村内现在已经实现通组公路、连户路全覆盖,“走路不湿鞋”,海雀人做到了。眼下,一条从赫章县城通往海雀村的二级公路正在施工中。

  海雀的优势在山,希望也在山。通了路的海雀村,山的优势已经呈现出来。村里人家多是苗族和彝族,素来有民族手工的习惯。2015年2月,村里建起了民族服饰加工厂,现在年产值150万元以上,年利润30万元以上。工厂里,电脑横机、套口机、烘干机等设备响个不停,正在扎着衣服边口的姑娘阿秀说,这份工作离家近,能够照顾老人,每个月能领工资2500元。河镇乡人大主席、海雀村党委书记詹以香介绍说,民族服饰加工厂不单解决了包括18个贫困户在内的村中48人的就业问题,还以年增长20%的速度,带动了周围20多家农户农闲之余做手工,增加收入。2014年以来,海雀村以“村社一体”的模式,充分吸纳群众参与,通过产业带动,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现在的一万多元。222户871人的海雀村已经从过去的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如今的海雀,山贫人穷的面貌成为历史;如今的海雀,林茂粮丰景色好,正振翅向小康生活飞翔。

今日海雀村(央广网记者陈屹 摄)

  在贵州,像海雀村一样发挥山的优势,实现脱贫的还有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近些年,麻怀村党支部书记邓迎香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战天斗地,硬生生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出山路、致富路,使村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邓迎香被称作当代“女愚公”,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这个山村就是像那个青蛙坐井观天,抬头只是看见一个天。”

  46岁的邓迎香看上去十分朴实,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她带领村民锲而不舍,愣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出山隧道。“走到这个洞,我心情又是激动,又高兴能够从这里进去家,但是,又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真的是心酸。”

  麻怀村被大山包围,山高坡陡,交通闭塞,与世隔绝,村民们世代生活艰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邓迎香,身上有着一股子山里人不服输的坚韧毅力。她带领村民,用土方法硬生生挖出了一条出山隧道。“如果头高起来的话就可能碰头,就坐在水上就这样把泥抓,这样捂起来,这个指甲有些都不在了。如果是戴手套,他有些夹那个黄泥在里面,两次就不成用了,所以都是没戴手套这样做。”

  历时12年开凿的“出山路”,让外界信息传了进来,也让邓迎香这位“当代女愚公”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路通了,我的想法还要多,我们老百姓那个腰包怎么鼓起来?”

  此后,邓迎香四处考察学习,带领村民在山上栽果、药,田里种稻、菜,水边养鸡、鸭,庭院养黑猪。村里利用靠近“大射电望远镜FAST”的区位优势,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产业越做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对总书记的肯定和指示精神,贵州如何做?村支书怎样说?

  贵州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图为万亩茶海(央广网发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遵义市红花岗区龙江村党委书记杨健:“这些年,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应该是成立了自己的村办企业,解决了失地农民和贫困户的就业,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小康示范村。下一步,我们打算壮大集体经济产业规模,把龙江村打造成‘农村都市’。”

  安顺市西秀区大坝村支书陈大兴:“我们这个村呢以前确实是缺水,后来慢慢地把我们地下水打通了,从外面引来了沟渠,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基本上全部解决了。从我来当支书的时候,他们不信任我,到现在又反过来全力以赴的支持我,所以我才能够把这个村建成今天这个样子。”

  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镇楼纳村党总支书记黄定品:“我当支书22年了,当了10年的主任,共计32年的村干部。原来我们的住的就是小瓦房、小平房,现在每家每户住的都是至少二层、三层的小洋楼。下一步我想把楼纳村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小城镇,让外面的游客到楼纳体验一下乡村的感觉,让游客到里面能够看,能够玩,能够住得下来。”

  遵义市绥阳县狮山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刚:“2018年,我们全村1500多户人均纯收入1.3万元。今年,我们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鼓足钱袋子。”

  铜仁市万山区垢溪村党支部书记张吉才:“我们全村515户实现了合作医疗全覆盖,83户贫困户还享受“四重医疗”兜底政策,全面解决了大家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贵州扶贫工作要打很多硬仗,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支撑以外,还有易地扶贫搬迁问题。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2015年,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的“头炮”,计划搬迁规模188万人,占全国搬迁计划的15%。

  在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有一座悬挂在800米峭崖上的哈冲苗寨,在悬崖下的鸭池河是阻隔了他们和外界的交流。一江之隔,天壤之别。为了孩子们外出求学,苗寨里唯一的教书先生杨绍书,带领苗家人开辟出了一条“天路”,直达位于崖顶的村子里的学校。几十年间,杨绍书在这条崎岖的山路上往返近4万公里,护送自己寨子里200多个孩子上学,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大山。

杨绍书护送孩子们上学(央广网发 史开心 摄)

  去哈冲苗寨需要沿着盘山公路下到河谷,还需要坐船、再爬到几百米高的山崖上。雨里看,扭曲、狭长的盘山公路就像一条倾泻山谷的瀑布,两岸高挂的峭壁笔直地扎进河里,杨绍书和孩子们就生活在这半山腰儿上。

  记者第一次认识哈冲苗寨,是通过黔西县本地农民摄影家史开心的一组图片。照片中一个穿着暗紫色苗服、干瘦的老爷子,正在悬崖边上护送一群孩子上学。照片是在艳阳天拍的,孩子们穿着鲜艳的衣服,尤其女生还穿上了苗族的裙子,冲击力很大。到哈冲苗寨采访当天,当地下了特别大的雨,记者爬山的时候雨一直不断,脚下特别滑,一路摔跤。寨子里大多数是茅草房,各家的房屋离得特别远,为了防雨,窗户遮着塑料布,屋里昏暗。哈冲苗寨是贵州众多“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的地方之一。

  

黔西县锦绣花都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张兆福 摄)

  从去年开始,哈冲苗寨的村民分批次搬到县里的“锦绣花都”扶贫安置点。和哈冲苗寨相比,安置点的道路特别平坦,附近配套了学校、超市、卫生院等,村民都住在新楼房里,生活、上学、工作都比以前方便得太多。孩子们不用跋山涉水,几分钟内就能走到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像金兰镇哈冲苗寨这样生存环境恶劣,需要实施整体搬迁的村寨,黔西县共有156个,涉及6800多人。黔西县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开放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外出劳务对接等方式,确保了搬迁户实现一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可以说,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第三部分:数字贵州,后发赶超

  这里是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这里举办了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这里还颁布了中国第一个大数据地方性法规,这里的大数据企业达到9500多家……从一张白纸到一张蓝图,贵州依靠大数据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数字经济增速连续3年排名全国第一。从一片荒山到一片热土,贵州依靠大数据登上了世界大舞台,在全球产业的最潮头发出了贵州声音。

  讲中国的脱贫成效,不能不讲贵州;提到数字中国的建设,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更是绕不开的话题。2015年开始,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布局起大数据产业,成为全国最早把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战略性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省份。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贵州成立,贵州发展大数据上升为了国家战略。4年过去了,如今,贵州的大数据发展依然走在全国前列。

  “一瓶酒、一棵树、一栋房”是贵州的资深名片,分别是茅台酒、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会址。现在,大数据、中国天眼成为大家认识贵州的新名片。那么贵州发展大数据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大数据存储中心需要稳定的地理环境,虽然贵州的山多,但是地震少发,从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上来讲是比较高的。另外,大数据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撑,贵州水电能源充沛,而且还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排头兵,电力保障不成问题。

  贵州气温常年较低,尤其是贵阳,全年平均气温不超过23℃,即使在夏季,气温也很少突破30度,这样能减少热损耗,降低企业的成本。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为优势。贵州大数据起步早,配套政策相对比较完善,尤其是在大数据地方立法上具有领跑优势。贵州在全国率先颁布了《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贵州大数据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支撑与政策环境。贵州还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律师服务团。

  贵安新区是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这里还是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的核心区,未来这里将具备承载400万台服务器的存储能力,这里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预计可达全国的五分之一。

 贵安新区七星数据中心项目(央广网发 贵安新区新闻中心供图)

  在贵安新区的一座小山十分出名,这是腾讯在贵州为大数据建设的“家”,里面有5个“豪华的房间”,其实是5个大山洞,总面积有4个足球场那么大,房间的层高超过了60多米。未来这里将存放30万台服务器。大数据还有一个习性,就是特别的“贪凉”,这里建成后山洞里超过七成的时间都是用不上空调的,凉爽的气候与充足的电力兼备,让全国很多地区难以企及。业内专家评价说:贵州是天造地设的“中国机房”。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优势,不止腾讯这一个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腾讯数据中心的另一侧,就是华为正在建设的数据中心,未来建成以后,华为在170个国家的管理数据将在那里存储并运转。而在不远处还分布着富士康、苹果icloud、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7家现代化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未来会有更多的数据存储在这里。

  说到大数据产业在贵州的发展,大家都会有一个疑问,贵州在全国叫得响的大数据企业有哪些?

  “满帮集团公司”是其中之一,在满帮集团成立之前,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是在贵州本土发育起来的互联网物流领域独角兽企业。2014年,这家公司开始利用大数据技术改造公路物流,用数字化的手段去解决传统公路物流中“货主调不到车,司机找不到货”的矛盾。有了满帮集团大数据平台的帮助,货车司机平均月承运次数从14次提升到20次,月行驶里程从9000公里提升到12000公里,空驶率从38%降到34%。满帮集团的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认证司机用户650万,认证货主用户160万,集团业务覆盖全国339个主要城市。目前,他们还在朝着成为全球最大智能运力平台的目标努力。

  层层包围着贵州的大山曾是当地发展的阻碍,但是,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些山似乎又成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天然资源和优势。

  其实,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调研时就曾明确表示,贵州发展大数据是有硬道理的。如今,贵州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数据企业集聚地,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微软、苹果等国内外大数据知名企业纷纷在贵州落地生根,建立数据中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贵州也在尝试从一个数据的存储中心转变为大数据创新应用的策源地。大数据逐渐成为贵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现在我们6分钟可以把全国的洪水算出来,15分钟就可以为全国52万条山洪小流域进行预测和预报。”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一款叫做“东方祥云”洪水预警系统引人注目。该产品的研发是由贵州一家大数据公司完成,公司董事长李胜介绍,通过大数据的采集,该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全国任意地方的实时降水量、河流来水量,确认监控范围内的江河湖泊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今年入汛以来,各地雨水增多,该系统为水利防控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一般可以做到提前一个小时到四个小时预警,减少中小流域山洪造成的80%以上的经济损失。“为应急管理部门,为水利部门,为农业、国土、交通我们都可以提供这种涉水的预警和预报服务。”

  贵州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两年来,大数据产业正在为实体经济“赋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支撑。

  在贵州兴达兴建材公司,当水泥罐车驶入搅拌站时,司机叶飘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短信,显示了水泥的下货库位和配对密码。叶飘:“短信里会有一个唯一密码,只能开着一台机器,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现在这个是智能化,就特别方便。”

  当原材料到达指定位置后,会自动按比例配置砂石、水泥进行均匀搅拌。董事长倪文勇介绍,传统的混凝土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实现全生产环节的智能制造,大数据成了催化剂。“如果我们把整个传统的(行业)进行数据化,它带来的这种资源集合效应是非常高的,是一次新的革命。”

  截至去年底,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占全省GDP的将近2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公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显示,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

  贵州省省长谌贻琴:“我们贵州已经尝到了发展大数据的甜头,我们深切感受到,大数据这座挖不完的‘钻石矿’,璀璨夺目,潜力无限,‘富矿’还在后头。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确认过眼神,大数据就是贵州要找的‘人’。我们一定要把大数据发展进行到底,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贵州省的机构改革过程中,专门将“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列为省政府直属机构,体现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决心。贵州省GDP增速连续多年排在全国的前三位,大数据对贵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贵州省人民医院和六盘水第二人民医院正在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央广网发 佟文玲摄)

  除了把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在一起,贵州还坚持推动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深度融合。7月30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医生们通过大数据和5G技术进行一场远程医疗会诊。一位来自六枝特区云盘村患者,63岁,因为患脑梗在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又同时患有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由于病情复杂,主治医生对下一步治疗没有把握,才预约了这次疑难病例远程会诊。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医生参与了这次远程会诊,医生通过查看病历、分析各种化验单以及和主治医生的沟通,调整了治疗方案以及用药和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整个会诊过程持续了大概40分钟。其实,利用大数据和5G技术,这样的远程医疗会诊在该医院已经很普遍了。2010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远程医疗会诊的试运行,2016年正式运营,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经纳入县级以上医院290多家,乡镇卫生服务中心1500多家,其中包括黄平、威宁等偏远山区,完成将近7000例的患者远程医疗会诊,可以说,群众看病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智能精准。

  2016年至2018年,贵州远程医疗累计投入资金8.45亿元,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市、县、乡全覆盖,远程医疗县县通、乡乡通。同时,贵州也在全国率先将远程医疗服务按照常规诊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远程联合会诊能报销80%的门诊费,如果患者是贫困群众,则是报销90%。此外,贵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管理部门,组建了专业技术队伍,支撑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自2016年6月远程医疗实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到去年底,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将近42万例,今年上半年,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就已经达到30多万例。

  除了远程诊疗外,大数据和5G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还有很多。贵州省人民医院的5G救护车就是其中之一。从接到病人,到赶赴医院的这个过程中,车里的医务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医院的医生进行会诊,把病人的情况告诉医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带给人们的便利。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既有效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也减少了医保基金开支。到去年底,全省通过远程医疗累计节约医保、群众自付医疗费用及群众外出就医开支约3.8亿元。可以说远程医疗突破了大山的阻隔,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多优质的诊疗服务,大幅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数量。

  第四部分:守好底线 生态优先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里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着鬼斧神工的山峦和溶洞;这里有蛛网密布的河流,造就了雄奇壮美的瀑布景观;这里有层层叠叠的农家梯田,彩绘出一幅幅迷人的田园画卷;这里有勤劳善良的少数民族,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这里有美丽山川、优美生态!

  绿色是多彩贵州最厚重的底色。“贵州绿”是天生的,作为山地公园省,贵州植被丰富,确实“天生丽质”。但“贵州绿”也是脆弱的,现在我们看到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活环境,是贵州坚守生态底线的结果。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多彩贵州更是拒绝污染,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明确表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贵州的企业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绝对不能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事发生。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贵州也在依靠法治的力量为生态建设护航。早在2007年,贵州省在清镇市成立了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法庭,迈出了通过司法途径保护生态环境的第一步。这个环保法庭的成立还与贵阳400万市民的饮水安全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红枫湖面积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这里风景秀美,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它同时还是贵阳400万市民的“大水缸”。对于红枫湖的治理,贵州可谓是重拳出击,在一级保护区完成了8.7万平方米搬迁拆除任务;在二级保护区严格限制建设范围;在三级保护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体验等一系列的“综合整治”工程。

红枫湖一景(央广网发 陈艳 摄)

  2007年,全国首家环保法庭——贵州省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在红枫湖畔成立,这个基层法庭从成立之初就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并在全国率先尝试环保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类审判合一。它的“第一把火”烧向了一家磷化工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贵州天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红枫湖保护区范围内堆放了上百万吨的磷石膏废渣。渣场渗滤液通过地表、地下水排入了红枫湖。但由于这家公司地处安顺市境内,贵阳对此“鞭长莫及”。环保法庭的设立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2007年12月,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向清镇市法院递交诉状,将天峰公司推上了被告席。这也是贵州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经过质证和几轮辩论,天峰公司败诉,并执行了清运废渣的判决。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的判决有力保障了贵阳市的饮水安全。

  截止上个月,清镇市法院生态保护法庭共受理了各类环境保护案件2200多件。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探索跨区域集中管辖、推行环保案件“三诉合一”等方面,创下多个全国第一。2011年1月20日,环保法庭就审结了贵阳市定扒造纸厂水污染责任案。这是我国第一起进入审判程序,并且环保组织诉求得到法院支持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此外,这家生态保护法庭开还出过一张金额为900多万元的大额“罚单”,这是判决两家非法倾倒工业废渣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生态修复总金额。贵州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对那些污染环境的“老赖”零容忍,破解了生态环境“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座“里程碑”。

  这几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很大。自2009年以来,贵阳连续举办十届生态文明论坛。作为国内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每年论坛上达成的《贵阳共识》,向全世界传递了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除了3月12日全国的植树节,贵州还有这样一个植树的传统,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省委书记、省长都要带头,全省干部都会参加植树造林。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完成营造林3340万亩,近五年减少石漠化面积8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长1.5到2个百分点,去年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7%。

  习近平:“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当下,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占比超过40%,“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回望历史,过去的贵州在发展上曾受困于山;聚焦当下,如今的贵州正在因山而兴;展望未来,山水贵州将继续坚守生态底线,念好山字经,奋力实现后发赶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撕掉“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标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贵州的发展是中国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有力证明!

  监制:梁悦、周强;

  责任编辑:盛坚毅、崔天奇;

  撰稿:张兆福;

  记者:孟海、陈屹、黄蓓、谢红娟、周香馨、佟文玲、陈艳、胡涛、王庆江、张勤月;

  特别致谢: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遵义市广播电视台综合频率、安顺市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铜仁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旅游广播、黔西南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

  黔西县委宣传部、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杜静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贵州篇》绿水青山,后发赶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70年来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70年,是不断创造伟大奇迹、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