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爬雪山、过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央广网推出系列报道《长征路上新青年》,看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中国青年如何交出更优异的答卷,书写更壮丽的诗篇。

赤水河土城段(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风景秀丽的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有座名叫土城的古朴小镇,赤水河从中流过,将其一分为二。

1935年,面对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声东击西,历时3个多月,转战川黔滇3省,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让中央红军化险为夷,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在小镇岸东一隅,坐落着四渡赤水纪念馆。

四渡赤水纪念馆(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四渡赤水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7710平方米,属黔北民居式建筑风格,与土城老街、四渡赤水第一渡渡口连为一体,展厅面积2785平方米,展线长906米,馆藏文物藏品10138件(套)。

四渡赤水纪念馆文物(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四渡赤水纪念馆内,一把步枪、一个弹夹,讲述着86年前四渡赤水的悲壮;一块门板、一个铜板,诉说着军民鱼水情的深厚。一件件历史文物串联起了记忆的残片,一张张模糊的影像逐渐清晰起来。

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室梁华(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保护好这些文物,让大家多了解一点四渡赤水的历史,看到这些文物就能想起革命先烈在贵州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室主任梁华说。

陈列室工作人员在库房内为文物除尘(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见到梁华时,她正在库房内为文物除尘。作为四渡赤水纪念馆陈列室的工作人员,梁华和同事们不仅要负责定期对馆藏的万余件红军文物进行清理、陈列和日常维护,还要对新征集文物完成鉴定、入库、建档等工作。

“2015年8月进入四渡赤水纪念馆工作,现在主要负责藏品管理和陈列展览。”梁华介绍,藏品管理主要负责藏品的征集、藏品的档案管理以及日常的维护,陈列展览主要就是领展、巡展和基本陈列这三个部分内容。

梁华对文物进行登记(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刚到陈列室工作的时候,觉得挺无趣,大多数时间都是做重复的事情,比如每天登记、盘点、除尘、收集和整理。”为了做好工作,梁华通过走访、查询书籍等方式,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陈列室工作人员在当地村民家收集文物(央广网发 四渡赤水纪念馆供图)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习水转战、停留时间长达62天,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产。”梁华介绍。

梁华对文物进行登记(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在青杠坡与敌军展开激战,战斗中,红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了3000余人,在敌人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前来增援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打下去,恐怕凶多吉少。当战斗还在进行的时候,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改变原来的行军路线,接受毛泽东的决策,轻装跳出战斗,西进赤水,一渡赤水河。

四渡赤水纪念馆展览(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由于一渡赤水任务十分紧急,能不能在渡口上快速地架起一座浮桥,就成了一渡赤水的关键。

四渡赤水纪念馆展陈橱窗内放置着几块木板,上端“红军搭浮桥用的门板”的几个字给出了答案。

红军渡河用过的门板(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梁华介绍,为顺利渡河,红军挨家挨户借门板,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借东西写借条、买东西要给钱、损坏东西要赔偿,还开仓分盐,深得民心,土城镇上的百姓都愿意帮助红军,纷纷将自己的绳索、木头借给红军,甚至把自家的门板拆下来借给红军搭浮桥。

一渡赤水土城渡口(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这些门板不仅是当年红军能够成功一渡赤水的重要‘功臣’,也是红军与当地百姓深厚感情的有力见证。”梁华说。

土城古镇街道(央广网记者周娴 摄)

如今,土城古镇的老街两旁,很多家庭仍使用着印迹斑斑、残缺不全的门板,这些门板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红军门板”。

“把故事挖掘出来以后,就觉得这个文物它是一个宝贝,而不只是一件物品。”梁华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流散在外的珍贵文物收集回来,同时把库房里的文物发挥出作用,让参观者通过文物了解历史。

中华苏维埃纸币(央广网发 四渡赤水纪念馆供图)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展厅,6张破旧、泛黄的中华苏维埃纸币静静的躺在展柜中,无声地向观众讲述着86年前一段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来到土城老街,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红军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用中华苏维埃币向当地药店老板韩定才购买药材。韩定才一家被红军严明纪律感动,千辛万苦保护这些纸币。2013年6月2日,韩定才的孙子韩德华带着保存较为完好的6张苏维埃纸币回到土城,捐献给四渡赤水纪念馆,还原了这段历史。

“这些饱经风霜的文物,有的是革命先烈留下的珍贵遗产,有的见证着特殊时期的峥嵘岁月。”梁华认为,革命文物保护是一项饱含感情的工作,能够保护和宣传红色文化是自己的荣幸。

“我希望参观者来到纪念馆,关注的不只是某一件文物的形状,它好不好看。”梁华希望参观者能仔细聆听凝固在文物上的革命故事,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革命文物保护的实践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周娴 见习记者杨勇杰 廖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