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后坝村成熟待收的稻谷一片金黄。绵延不绝的群山、错落有致的民居、四面延伸的机耕道、棱角分明的田间小道与梯田一起,共同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丰收画卷。

近年来,织金县牛场镇通过“稻+N”生态种养模式,建设“鱼稻共生”高标准农田1.8万余亩,土地宜机化改造216亩、修建灌溉沟渠4561米、建设机耕道1921米、田坎硬化20605米,大力推行“宽窄行”模式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将稻谷亩产量从原来的1200余斤提高到1500余斤,同时发展“油(菜)稻(谷)”轮作、乡村旅游花海种植、冰脆李种植、打造农耕文化旅游体验中心等,多产业拓宽乡村振兴“稻”路。(杨超 陈仕清)

高标准农田一角(杨超 摄)

棱角分明的田间小道(杨超 摄)

村民在收割稻谷(陈仕清 摄)

人工脱粒现场(陈仕清 摄)

村民使用农机脱粒(陈仕清 摄)

编辑:杨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