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红丝乡先进村前胡种植基地,一株株前胡长势喜人,饱满的根须散发着浓郁的药香,村民们穿梭其中,刨根、抖土、择叶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摞摞前胡便整齐地堆放在田垄上,等待着进一步的处理和打包。
村民在采挖前胡(文锐 摄)
“种植前胡很有前景,明年准备增加到500亩。”红丝乡先进村前胡种植基地负责人田景怀一边认真地清理着手中的前胡,一边介绍道,今年他一共种植了120亩前胡,目前已到采收季节,亩均利润超过6000元。
村民们正在清理前胡根部泥土(文锐 摄)
前胡味苦,性微寒,喜在海拔250至2000米山区生长,据《本草纲目》记载,有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之效,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
前胡叶部(文锐 摄)
近年来,红丝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鼓励种植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大力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辐射等作用,在政策、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前胡种植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持续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前胡根部(文锐 摄)
“这里离家近,每日工资有100元,老板对我们很关心,结账很干脆,还为我们买了保险。”在基地务工的先进村村民黎实枝开心地说。
据了解,今年红丝乡前胡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带动群众就业4800人次。经过辛勤耕耘、合理管护,地里的“苦”前胡,如今已化作村民们手中沉甸甸的收获,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甜”生活。(文锐 阚航琴 申慧慧)
编辑:杨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