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天马镇以促农增收为目标,围绕市场导向,结合秋冬种工作实际,大力推进“订单蔬菜”种植。时下,各蔬菜基地陆续进入采收期,田间地头都是村民们忙碌采摘蔬菜的好“丰”景。
芥菜长势喜人(陈昆 摄)
照着冬日暖阳,天马镇雷公田村芥菜种植基地迎来采收期,一垄垄青翠繁茂的芥菜长势喜人。村民们三五成群、分工协作,忙碌穿梭其中,有序进行着芥菜采摘、搬运工作。芥菜收割后,村民再将芥菜进行集中装车,现场透着丰收的喜悦。
码放整齐的芥菜(周燕 摄)
“基地的芥菜种植了两个多月,一共是120多亩,目前已全部进入采收期,每日需要请二十位左右的工人来基地采摘,一天采收5亩地左右。”雷公田村芥菜种植基地管理员周文华介绍,接下来,该基地将抢抓晴好天气,不断增加采摘人员和运输车辆,争取在半个月内全面完成芥菜采收工作。
村民将采摘的芥菜装车(陈昆 摄)
为提高秋冬季土地利用率、促进产业发展“不断档”,2024年10月,雷公田村采取“村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周期短、好管护、产量高、销售畅的“订单蔬菜”种植,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土地效益、促进农户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多赢。
“基地种的芥菜是签有销售协议的,采收后直接运到临近的羊桥乡进行粗加工,然后卖到重庆的榨菜厂。”周文华说,今年种植的芥菜亩产量预计在5000斤以上,效益比较可观。
雷公田村芥菜种植基地(陈昆 摄)
与雷公田村芥菜种植基地一样,2024年,天马镇通过“水稻+蔬菜”“烤烟+蔬菜”“高粱+蔬菜”轮作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红菜薹、白菜薹、芥菜等秋冬蔬菜种植共2000余亩。种植这一季秋冬蔬菜,可带动群众就近务工8000人次,帮助群众实现人均增收4500元,“小蔬菜”成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大引擎”。(陈昆 周燕 朱胜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