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新化乡新化司村密寨罗汉果种植基地,绿油油的藤蔓下挂满了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罗汉果,果园一片郁郁葱葱。村民们穿行其间,采摘下一个个成熟的罗汉果装桶、装筐,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村民在搬运采摘的罗汉果(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在基地里务工,全程参与了栽苗、壕修、点花授粉等各个环节。基本上一直都有事情做,不仅有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钟灵乡官舟村村民王四妹一边采摘罗汉果一边说,言语间充满了对生活的满足和期待。
村民在采摘罗汉果(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该罗汉果种植基地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通过提供果苗、技术培训和管理等方式,辐射带动了10户村民种植了50亩罗汉果。同时,基地还积极与市场对接,畅通销售渠道,确保村民“种得好、卖得出”。
村民在整理采摘的罗汉果(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新化司村充分依托地理资源优势和生态气候特点,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罗汉果等特色产业,不仅为村民们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我们村种植的550亩罗汉果已经成熟采摘上市了,预计产量在360万个,产值约180万元。”新化司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灵通说,罗汉果种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采摘,需要经过栽种、管护、人工授粉、采摘等多个环节。现在每天都有10多个人在这里务工,每人每天收入大约有120元。
村民在整理采摘的罗汉果(锦屏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将努力提高罗汉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紧跟市场变化,推动罗汉果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新化司村支书叶正和信心满满地说道。
据了解,罗汉果特色种植产业已经成为锦屏县乡村振兴的“幸福果”。近年来,锦屏通过品种培育、技术升级、拓展市场销售等措施,使罗汉果产业在新化乡、铜鼓镇、敦寨镇、钟灵乡和平秋镇等地得到了快速发展。2023年,全县累计种植面积达1930多亩,预计产量在1350万个左右,按当前市场行情计算,产值约为675万元。(杨仁生 杨晓海 杨显泽)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