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毕节12月2日(记者杨贇)连日来,从西伯利亚、蒙古等地飞来的红嘴鸥抵达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的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启它们的越冬之旅,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鸟互动,展现一幅人鸟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据草海管委会监测科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到访草海的红嘴鸥数量明显增多,已达到300余只,并首次主动与市民进行互动。

草海不仅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更是众多候鸟迁徙的中转站。每年秋冬季节,这里都会吸引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内的200多种、10余万只候鸟前来越冬。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湿、鸟类觅食地建设等措施,有效改善了草海的生态环境,为候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栖息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让草海成为候鸟越冬的乐园。

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游客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赏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嘴鸥在空中飞舞(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红嘴鸥(央广网发 罗大富 摄)

编辑:任振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