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宜红军烈士陵园陈列馆(央广网发 张翼晶 摄)

  央广网贵州7月29日消息(记者周娴 见习记者张翼晶 姜玥伊)近日,记者来到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百宜镇的长征步道以及百宜红军烈士陵园,重走长征路,感悟当地红色文化。

  从百宜镇拐九村出发进入长征步道,小路坎坷,两旁草木葱葱,步行约200米,可从山腰远眺山脚碧绿蜿蜒的河流。

  

  百宜镇拐九村长征步道入口(央广网发 张翼晶 摄

  据当地村民介绍,此处名叫宋家渡,1936年1月30日,红军的一支队伍路过宋家渡,河边只有一艘小木船,渡河困难,当地群众见红军纪律严明,便自发把自己家里的楼梯、贯斗、木桌、门板、木材等扛到大河边,军民联手搭建浮桥。在老百姓支持下,红军很快顺利渡河,老百姓则立即拆桥,次日傍晚,国民党中央军追到宋家渡时,浮桥早已杳无踪迹。

  

  乌当区百宜镇宋家渡(央广网发 张翼晶 摄)

  军民一家亲的情感在百宜镇有更为深刻的体现,1935年4月5日,红军主力三军团途经百宜境内,与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纵队梁华盛师的三个团遭遇。为掩护红军中央纵队,彭德怀坐镇指挥红军三个团向敌人开火,载入军史的“百宜阻击战”就此打响。战斗结束后,当地贫苦农民高明俊、罗德芳、韦明芳、周云先、夏树清等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发现的6位红军烈士的遗体偷偷地掩埋起来。

  

  百宜红军烈士陵园(央广网发 姜玥伊 摄)

  6位红军烈士的遗体经历1973年3月、1999年4月、2007年5月三次迁坟后,建成了现在的百宜红军烈士陵园,2018年8月百宜红军烈士陵园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游客参观百宜红军烈士陵园陈列馆(央广网发 张翼晶 摄)

  近年来,百宜镇保护好红色遗址、传承好红色基因,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依托“五彩农业”和新兴高效农业产业,将龙头企业、合作社、个体经营户及农户串联起来,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饭菜、农家民宿串联起来,将红色文化、布依文化、屯堡文化串联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条龙”旅游消费链。